遂公盨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 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内底铭文10行98字。器口沿饰分尾鸟纹,器腹饰瓦沟纹。它是2002年春天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现已入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详解:
“遂公盨[xǔ]”,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盨盖缺失,内底铭文10行98字。国家一级文物。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专家认为这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确存在。这件约2900年前铸造的青铜器名为遂公盨,上面铸有铭文98字。它是2002年春天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专家们认为,这件遂公盨是中国古代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遂公”所铸的青铜礼器。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教授日前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盨上所铸长篇铭文字体优美;字数虽不算多,但几无废言。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铭文并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李学勤表示,铭文中所述“禹”是夏王朝的奠基人。没有大禹,便没有夏,更没有“华夏”。但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夏王朝是否存在,长期以来广受争议。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夏为夏、商、周“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
遂公盨是西周中期的一件食具,距今约2900年。遂公盨原本有盖,现已缺失,它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内底所铸98字铭文上。铭文开篇记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后篇论述的内容却是“为政以德”。盨上所铸铭文字体优美,行款疏朗,且字字珠玑,几无废言。
铭文开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记述了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不同规定各自的贡赋。在洪水消退后,那些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岗之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平原之上。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随后,铭文又以阐述德与德政,并教诲民众以德行事。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先生认为,这件铜盨为遂国国君所制,遂国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的。
此前,关于大禹治水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长期以来一直有关于禹和夏朝是否存在的争议,个别外国学者甚至怀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但是如果没有大禹,便没有大禹之子夏启创建的夏,更没有“华夏”之说。”蒋迎春说,遂公盨铭的发现,将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充分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在广泛传颂着大禹的功绩,而夏为“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
遂公盨铭文中前后6处出现“德”,而且内涵颇为宽泛,如要求民众既要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做人要“齐明中正”,还要孝顺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谐,注重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顾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天下才能安定。蒋迎春说,这不仅是“周人尚德”的实证,还表明2900年前中国关于“德”的思想已相当丰富、系统,“德治”观念已经形成,而且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其实只是对周人思想的总结与概括。
整篇铭文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其文辞、体例在两周金文中前所未见,却与现存《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蒋迎春说,这对探讨中国古书及文章的起源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这篇铭文被学者们称誉为“两周金文之最”。至今国际上已先后召开4次遂公盨研讨会,可见其历史价值非比寻常。
本信息由:【百科博士© 】编辑发布 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www.baike100.cn/baike/lishi/2021/02/08/archives/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