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不同?

汉字,是中华民族使用了5000余年的文字。跟西方文字不同,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最早缘起于图画,经图画精简之后形成汉字。另外,西方文字大多表音,而汉字在表音的同时也可以表意,也就是说,每一个汉字都有独特的意义,有独特的演变历程。

而到如今,很多汉字因为意思相近已经被连用成为了一个词汇,通常情况下不会特意区分组成词语的汉字各自的意思。比如眼睛中的“眼”侧重于眼部整体的形状,而“睛”则以“目之精华”特指眼球,如今则被整体使用描述人体的视觉感官,通常情况下不会拆分其意义。

pastedGraphic.png

但通常情况下不拆分,不意味着拆分没有意义。相反,了解每个汉字独特的意义和演变的历程,对于我们了解整个中华文明和历史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而在这里,在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寺庙”这个通常整体使用来表示佛家道场的词语,其中“寺”与“庙”之间的区别。

>> 文字源出意义不同

“寺”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金文之中,为上下结构的文字。上部为手之象,意为“持握、抓取”。下部则跟“事”字分不开关系,“事”字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其字形解为手持猎具,以会意引申为“治事干活”之意。

pastedGraphic_1.png

而“寺”的金文古字的下部,就取了商代甲骨文“事”字的下部,整个字组合起来,其原意实为“持取行事”之意,跟现在的佛寺道场八竿子打不着。

而“庙”的古字——“廟”以“广”和“朝”组成,最早同样出现在西周金文之中。而“朝”字则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由“日”、“月”、“茻”三个部分组成,原意为日月之下草木繁盛之意,后来“朝”字又经多次异形为“日”、“茻”及“巜”或“川”,指的是黎明之下潮水涨落润泽草木之意。

总的来说,就是万象更新、精华日盛之意。而“广”则意为屋顶、房屋之意。将“朝”放于“广”下构成的“庙(廟)”字,指的就是神圣之地。由此,寺最初作为动词,庙则作为名词,区别就很明显了。

pastedGraphic_2.png

>> 文字演变意义不同

“寺”字在春秋战国之后经过了多次演变,到了汉朝时已经跟现在的“寺”没有多大区别了。因为形态的简化,其字义也发生了变化,由“持取治事”慢慢偏向“治事”,并由治事慢慢演变为名词,成为“治事之所”。

因此“寺”字到了汉代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官署名,在《左传》中就有记载——“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后来唐代的大理寺,使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pastedGraphic_3.png

因此,“寺”在汉代指的是“官署机构”之意,后来才慢慢开始用于描述佛家道场。东汉时期,汉明帝梦见佛祖入梦,当时就派人出使西域求取佛经,他们回来之时带了无数佛家经典乃至一些高僧。

汉明帝将这些高僧奉为上宾,认为普通的宅邸无法匹配他们的身份,因此就专程修建了一座白马寺,而这里的“寺”字,就强调了白马寺的官办背景,展现了汉明帝对佛家的敬重,从此之后,“寺”才逐渐成为代指佛家道场的名词。

pastedGraphic_4.png

而“庙”字在演变过程中则基本上保留了自己的本意。庙作为神圣之地,自然可以用来代指朝廷,譬如我们常听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当中的“庙”,就是朝廷的意思。也可以用来代指宗庙祭祀之地,譬如《诗经》当中有“雝雝在宫,肃肃在庙”,这里的“庙”即为“祭祀之地”的意思。

等到后来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一度被中国奉为国教之一,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并驾齐驱。因此,佛教佛堂自然也就被认为是“神圣之地”,里面供奉了佛祖、观音,又契合了“祭祀”之意,因此后来“庙”也开始用来形容佛堂,比如《晋书》中就有“惟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其中的“庙”值得就是佛寺。

本信息由:【百科博士© 】编辑发布 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www.baike100.cn/baike/wenhua/2021/06/07/archives/12106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百科博士的头像百科博士
上一篇 2021-06-07 15:48
下一篇 2021-06-07 20:35

相关推荐

                  中国百科 权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