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讯社北京6月7日电 今年是俄中两国建交70周年,鉴于此,卫星通讯社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为俄中两国人文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著名歌曲译配家薛范老师。他在采访中向记者讲述了这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译配点滴。
据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由光明日报社与塔斯社共同举办的“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活动揭晓仪式在莫斯科大剧院隆重举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译者薛范等中方十大杰出人物入选。
薛范,中国著名音乐学家、翻译家,1934年出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亚洲文化艺术家联合会会员。中俄友好协会全国理事;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外国歌曲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已译配发表的世界各国歌曲近2000首,最脍炙人口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薛老回忆道,“我们在50年代的时候,苏联歌曲就是流行歌曲,所以,从苏联过来的歌曲都是好听的歌曲。只要我们有谱子就把它翻译过来,包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没有什么特意去挑选哪首曲子去翻译。那个时候50年代,不像现在,没有网络,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根本没有听到原唱是什么,原唱要等到唱片进来,或者说,我们从莫斯科电台广播中听到歌曲才知道这首歌。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原唱是什么样子,是根据谱子来做的”。
俄罗斯音乐元帅、苏联时代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是这首俄语歌曲的作者,也是薛范老师最喜爱的作曲家之一。此后,薛老还在自己的俄罗斯之行游记中描述了与这位作曲家的“邂逅”,原来也只是初访俄罗斯时薛老在圣彼得堡看到的一张纪念这位音乐元帅诞辰100周年音乐会的宣传海报。
薛老继续向记者娓娓道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一个特殊之处,它是1956年创作的,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这首歌曲在这次联欢节比赛上获得了金奖。我们当时从《苏维尔文化报》公布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奖名单中看到的这首歌曲,当中还包括歌曲和舞蹈,而且正好我也有这首歌的谱子,另外还有其他几首歌曲,当时好像得奖的一共有5首,我都翻译了,不过后来流传就是这一首。这首歌当时在50年代流传并不广,到60年的中苏关系变冷,真正地流传是在文革以后”。
薛老介绍称,俄罗斯歌曲有三首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卡林卡/雪球花》。由自己翻译的苏联歌曲,从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到早期的苏联的革命民歌,到后来的50年代的歌曲,包括卫国战争的歌曲,卫国战争以后的歌曲一直到苏联解体,大概有上千首歌曲。
当然,薛老也直言,现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是自己最讨厌的一首。他说,“原因是这首歌被中国人传唱的太多。这就是我最不满意的事情,俄罗斯那么多好听的歌曲,为什么总纠结在这首歌上面。所以,我觉着很可惜,我们翻译了上千首歌曲,真正传唱的还是那几首,音乐会、卡拉OK、朋友聚会,还是这些”。
他认为,没有流传开的原因主要在媒介,过去苏联流行的媒介是广播,当时没有电视的时候,广播是唯一大众化的、群众化的媒介。现在中国的电视台很少有苏联歌曲的节目,电台也很少播放俄罗斯歌曲。因为缺少唱片音像资料,从事广播行业的又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没有接触过苏联歌曲,也不懂俄语,译配就是一个问题,以及后续传播等等问题。
由薛范编译出版的外国歌曲集达30多种,重要的有:《苏联歌曲汇编》(共3集)、《最新苏联抒情歌曲 100首》《苏联电影新歌100 首》《俄苏名歌经典1917-1991》《俄罗斯民歌珍品集》《俄罗斯和苏联合唱珍品集》《世界通俗合唱珍品集》《世界少儿合唱珍品集》《奥斯卡金奖电影歌曲荟萃》《世界电影经典歌曲500首》《欧美音乐剧名曲选萃》《世界通俗名歌选萃》《意大利名歌选萃》《拉丁美洲歌曲集》《白俄罗斯歌曲选集》《世界反法西斯歌曲精选集》以及《薛范60年翻译歌曲选》《薛范60年音乐文论选》等。
1997年11月,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亲自授予薛范象征最高国家荣誉的“友谊勋章”,以表彰他对俄中友谊和俄中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功绩。1999年10月,中俄两国政府分别授予其“中俄友谊奖章”、“俄中友谊奖章”及荣誉证书。2007年6月,他还被授予俄罗斯联邦“尼·奥斯特罗夫斯基”金质奖章。2009年9月,获得了俄罗斯联邦“为发展俄中关系功勋章”。
本信息由公众编辑 中国百科 审核 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ke100.cn/yimei/2019/06/07/archives/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