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山镇清江村走出来的制茶人……赵双宁

茶人赵双宁1968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湄潭县马山镇清江村,清江村是遵义市一个自然村,空气好,物华天宝,风景秀丽,水美。

茶人赵双宁1968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湄潭县马山镇清江村,清江村是遵义市一个自然村,空气好,物华天宝,风景秀丽,水美。

c1.png

村内有四分之一湄江湖,此湖水源丰沛,水域宽阔,水质清澈,水流平缓;含远山,映苍翠,岸树成荫,湖湾争幽;湖岸弯环曲折,湖周山形柔美,更有多座小道洒落湖中,水草丰美,果木葱郁,鱼跃湖面,鸟戏轻波,山水相映,景致秀美别属于*带丘陵气候。

该地平均海拔1015米,土壤富含锌硒,当地出产的茶叶用开水浸泡后隔夜不变色。此村原为一个乡,自古产茶,“清江绿” 产于湄潭县马山镇清江村,外形紧细,色泽翠绿润亮显毫,汤色碧绿明净,香气鲜醇持久,滋味醇厚甘爽,叶底黄绿柔和。1991年被评为贵州省地方名茶,1992年获国家旅游局、商业部、轻工部、纺织工业部颁发的旅游产品”天马奖”。

c2.png

由于此地自古产茶,原料品质好,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父母和兄妹采摘茶叶,用材火杀青晒干,做成黑毛茶,卖给供销社压制成捆,运往贵州遵义桐梓县或外地压制制作成黑砖茶。

c4.png

1993年,他师从于湄潭县核桃坝村老茶人何殿伦,专门学习黑茶传统制作工艺。自2005年开始,他一直从事茶文化研究,对“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有深入研究。他的公司于2011年评为全国边销茶定点企业,于2013年被评为市级扶贫龙头企业。2015年“湄潭手筑黑茶”县级、市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c3.png

2016年,湄江印象黑茶获得贵州省文化厅促进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三个一”工程的“特色文化产品”。2017年10月26日在云南临沧的第十三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评为黑茶类的中国制茶大师(候选人)。

为保护传承我国传统茶叶加工制作技艺,推动代表性制茶工艺的传承推广与科学创新,弘扬工匠精神,彰显优秀制茶人员的精湛技艺和职业风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于2017年组织开展了“中国制茶大师”基本情况调查。通过相关部门推荐、行业组织推荐、公众推荐、企业或个人自荐等方式参与报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专家进行认真研究,按申报人从业年龄、文化程度、技能职称、获得荣誉、制茶技术、传承创新、行业贡献和综合影响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共确定推荐47人为全国第一批“中国制茶大师”候选人,于2017年10月26日在云南临沧的第十三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赵双宁成功入选。并成为贵州唯一黑茶候选人。

年近半百的赵双宁现就职于贵州湄江印象茶叶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湄潭县食品流通协会秘书长、湄潭县益民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贵州黑茶联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湄潭手筑黑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遵义湄潭手筑黑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作为湄潭手筑黑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老茶人何殿伦,学会整套黑茶传统制作技艺后,从2005年起,专职干起了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

赵双宁说:“希望有更多人参与黑茶传承”。湄潭手筑黑茶传统技艺在2015年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黑茶,使手筑黑茶技艺传承下去。”赵双宁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希望更多的爱茶人士参与到对黑茶的保护和传承中来。今年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帮助下,申报“湄潭手筑黑茶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c5.png

为了使手筑黑茶的传统技艺更好地得到发展,黑茶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良和创新,除了保护传承传统的手筑黑茶技艺、创建完整的黑茶生产线外,他们还创立了专业的黑茶生产基地,并开始筹建“湄潭手筑黑茶传统技艺” 非遗加工传统作坊,将此技艺展示和传承更多的大众。

“目前公司黑茶产量每年上万吨,给附近十万茶农提供了就业机会。”赵双宁说,黑茶产业在贵州省尚属空白区域,为此,他们还将利用黑茶原料丰富等特点,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产品精细化和多样化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掘黑茶药用价值和功效,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黑茶文化,使湄潭手筑黑茶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因此他对贵州茶产业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

本信息由公众编辑 中国百科 审核 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ke100.cn/yimei/2019/06/17/archives/1864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湄潭手筑黑茶的头像湄潭手筑黑茶
上一篇 2019-06-17 08:31
下一篇 2019-06-17 10: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百科 权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