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陕西消息(李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号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陕西科技大学E古风暴社会实践队特组织了“互联网+文物,技术助力文博产业创新发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有力见证,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尤其博物馆更是当代人了解历史,传承华夏精神的绝佳场所。
在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深入到餐饮、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中,近年来,博物馆文化的兴起更近一步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从而使得公众对文物知识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同时,这也诱发了博物馆本身承载量与公众需求量之间矛盾的产生。
针对这样的问题,陕西科技大学E古风暴社会实践团队于2019年7月13日——2019年7月20日实地走访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汉宣帝杜陵秦砖汉瓦博物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八家博物馆。实践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们的观展体验,并线下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深入采访。
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西安众多博物馆中客流量最大的博物馆,游客们反映问题最多的就是希望博物馆中的人流量可以得到控制,因为展厅面积原本就比较小,陈列的文物又较为密集,所以人流量过大时观赏文物时却只能受着人们簇拥去看几眼,也没有时间去看文物上方的展板内容,更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听讲解,所以这样就造成了游客们的观展体验比预想的成果低了很多。有些为陕西文化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们认为因为博物馆客流量较大则会有很多的噪音,博物馆是为游客们提供的一个学习研究的场所,所以应该处于较为安静的环境中才会使得学习研究更有效果。
在实地走访调查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时,他们采访了该博物馆馆长。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是西安市民办博物馆中的一所,陈列文物种类较为单一,所以客流并没有很大,但通过采访,让调研团的同学们更加明白了博物馆是展陈历史的场所,让游客们了解历史是创办博物馆的职责所在。秦砖汉瓦博物馆虽然没有很大的客流量,但博物馆的出发点无论何时何地,亦或是何种情况都要立足于传承文化,发扬传统,这是关系到博物馆生命历程的重中之重。
在其他博物馆中他们还遇到了很多愿意给出宝贵建议的游客们:西安碑林博物馆遇到了希望可以将每块碑石做一些图文展板讲解,使得在书法方面了解并不深厚的游客们更多的了解碑石文化;大唐西市博物馆中遇到的游客,希望通过实际再现体验一些传统项目例如造纸术、刺绣等,来协助更好地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歇的往前运转,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不懈奋斗。一名实践队员表示:“华夏千年的文明不是仅靠史籍文字依托记载就足够的,文物和古遗迹更是真实历史必不可少的佐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仅凭一件文物就可窥见当时的历史,所以如何更好的让博物馆的文物‘讲述’出他们的故事,便是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
他们明白E古风暴团队的力量是有限的,可他们也相信少年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为了使璀璨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少年们有责任让世界聆听到历史的声音,不论是尚处孕育的史前文明,还是强大统一的周秦汉唐,这千余年来代代相传的古韵,在华夏儿女心中不灭不殇,熠熠生辉。来源:中国记录通讯社
本信息由:【国际新闻网新闻中心© 】编辑发布 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www.baike100.cn/yimei/2019/07/21/archives/4537